提交成功
2025-02-17

万商天勤优秀案例交流(刑事风险防范和辩护专场)

案析法理,明辨是非。2025年2月14日,万商天勤优秀案例交流会第二季正式启动。第一期交流会由刑事风险防范和辩护专委会主办,专委会主任、成都办公室合伙人唐静,专委会业务引领人、上海办公室合伙人洪小萍,专委会业务引领人、深圳办公室律师龚紫彬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此次交流会,活动由广州办公室律师汤肖红主持。


唐静律师进行开场发言,强调当前法律环境复杂多变,案例交流在提升律师团队实战能力和深化刑事风险防范策略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她指出,通过分享和分析具有代表性与特点的实践案例,不仅能有效强化律师们的专业素养,也能激发新的思考,共同探索更为高效和精准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刑民问题探讨——以某公司假冒注册商标不起诉案为例


案例概况:案涉的A公司是一家经营汽车防盗和智能一键启动产品的电子技术企业,在行业内排名靠前,产品远销海外,多次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然而因A公司产品配套车钥匙包装内附赠奔驰、奥迪、宝马等知名车企商标贴纸,经打假公司举报,公司负责人W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立案调查,初步认定涉商标20多种,问题配件销售总金额近 2000万元。


案例分享:万商天勤刑事风险防范和辩护专委会副主任、广州办公室执委主任蒋珊珊律师对案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该案办理过程中难点较多,包括取保候审难度大、罪名定性争议及启动企业合规不起诉程序难等。团队则通过保持控辩良好沟通、多渠道助力、精细化辩护以及定制式服务,为当事人争取到强制措施变更、寻得案件突破口,并最终协助企业搭建合规体系,经过合规整改验收,获得不起诉处理结果。


案例二:两起诈骗案不起诉处理——谈逻辑辩护法的应用


案例概况

案件1:李四、肖某通过朋友圈炫富、承诺高返利等手段展现其二人外汇投资能力,吸引王某投资484万元(2016.7-2017.12),但其二人实际将所获资金用于奢侈消费(如次日转29万购包)、亲属转账及资金沉淀(56万转定期),仅前期返还13万元利息。并在2017年底外汇实盘已亏损情况下,仍以平台限额为由拖延兑付,并伪造模拟账户掩盖真相。案发后,肖某退还王某200万元。


案件2:2019年,张三建立微信群多次以网络代购韩国商品的方式诈骗白、凌、李、陈、林、范、陈等人(其中诈骗受害人白 5680元,诈骗陈4140元,诈骗黄瑞600元,诈骗凌22000元,诈骗林5540元,诈骗范1930元,诈骗陈8933元,诈骗李7800元)共计人民币56623元,张三收到货款后一直不发货,并将货款挪作他用,面对多名受害人多次催要,以各种理由推托,拒不归还。



案例分享:北京办公室李红震律师从逻辑、判例、对话、程序、责任五要素来讲解何为逻辑辩护法,重视对案件客观证据的逻辑分析,重申程序的价值,直言司法机关的克制,而非权力的傲慢。他表示逻辑辩护法就是理性的力量,坚信公道自在人心。逻辑是法律共同体的基石,是不同法律职业对话的基石,而不是死磕、撕裂,并建议大家持续学习,尤其是逻辑、判例的学习,跟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特别是AI。


智汇论见

嘉宾观点


唐静:刑事辩护本质就是一个逻辑思辨的过程。逻辑思辨贯穿了整个刑事辩护的始终,特别是在论证我们的观点的时候,运用到逻辑之间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洪小萍:刑民交叉案件在程序、证据、实体三个维度的冲突本质要求办案律师具有极强的专业与应变能力,而逻辑辩护法所需全局统筹思维对于刑辩律师来说也是一门“必修课”。

龚紫彬:办案中需要深入探究案件,明晰犯罪事实,根据事实把握核心争议,并且重视客观证据,细致分析相关证据,从而寻得案件突破点。


交流探讨

参会律师们还围绕案件刑民交叉难点和逻辑辩护法的核心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并通过案例复盘与推演,提炼出了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实务经验,为刑事风险防控与辩护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此次案例交流会作为本季的“开篇之讲”,不仅为律师们提供了刑事领域的实战方法论,更通过专委会平台联动多地,助力跨区域知识共享与业务协作。未来,万商天勤优秀案例交流会将持续以“深度研讨+跨界赋能”为特色,为律师们的专业发展注入动能。

文章分享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