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
2025-06-27

万商天勤优秀案例交流(刑事风险防范和辩护专场第二场)

2025年6月26日,万商天勤刑事风险防范和辩护专委会举办专题活动暨优秀案例交流会第二季第十期。此次交流会由万商天勤武汉办公室合伙人陈迪、北京办公室律师李红震主讲,专委会副主任、广州办公室合伙人蒋珊珊和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办公室合伙人孙宝刚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交流会。


案例名称:从一起诈骗案的成功辩护谈刑事辩护阅卷方法

案例概况:被告人梁某经人介绍与被害人徐某认识,谎称自己是中央人民日报派驻在河南的记者,有一定的关系背景,以此骗取被害人徐某的信任,后于两年期间以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徐某共计人民币168万元。公诉机关提出对被告人梁某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并处罚金的量刑建议,经过律师的精细化阅卷与系统性证据解构,对梁某的量刑建议降至8年3个月。

案例分享:万商天勤武汉办公室合伙人陈迪以一起诈骗案为例,系统演示了精细化阅卷在刑事辩护中的实践价值。通过构建可视化证据分析框架,陈律师对公诉机关指控的四起诈骗事实逐项质证:在"军校入学"指控中,通过转账路径与证人证言的比对分析,将非法所得从23万元核减至3万元;在"货款诈骗"指控中,结合被害人与证人合作时间轴,证伪20万元转账与双方业务的关联性;针对"捞人"指控,抓住证人证言矛盾及680万元"捞人费"书证漏洞,成功动摇指控基础;对"打压竞争"指控,通过被告人任职情况及30万元现金返还细节,拆解被害人单方陈述。陈律师以法律事实为锚点、以证据链条为对象的系统性解构,最终推动法院将诈骗金额从168万元修正为43万元,犯罪次数从4次核减为2次,量刑建议从13-14年大幅降至8年3个月。陈律师的办案过程深刻体现了刑事辩护中阅卷的核心价值——通过系统性证据解构,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可验证的事实网络。


案例名称:强奸案无罪辩护成功:可信证据逻辑分析的关键作用

案例概况:一宗涉嫌强奸案件,涉案被告被羁押了1年4个月后,重获正义与自由。律师基于全案客观、可信证据进行逻辑分析,当庭发表强有力的辩护意见,最终,法院裁定同意检察机关撤回起诉,而检察机关在撤回起诉之后,依法做出了不起诉决定。

案例分享:万商天勤北京办公室律师李红震结合其成功代理的强奸无罪案,深入解析《强奸案无罪辩护成功:可信证据逻辑分析的关键作用》。面对当事人被羁押1年4个月的困境,李律师通过严格筛选客观证据(如现场勘验、生理痕迹鉴定)与高可信度言词证据(微信记录、辨认笔录),构建完整证据逻辑链条:运用门诊病历与生理常识揭穿虚假伤情陈述,以消失的美甲痕迹和矛盾的时间线证伪关键指控,最终通过模拟法庭预演的精准辩护,系统性揭露被害人陈述的多处根本性矛盾。该辩护成功推动检方撤回起诉并作出无罪决定,印证了"客观证据优先审查+逻辑链条可视化"辩护策略的实效性,更彰显了逻辑工具在穿透言辞证据迷雾中的关键作用。


智汇论见:嘉宾观点

蒋珊珊:刑辩核心在于动态解构证据链——既需沿侦查路径逆向排查漏洞,更须通过交叉印证提炼"不可撼动的客观证据锚点"。这种立足证据本体的扎实辩护,正是专业刑辩律师的立身之本。

孙宝刚:客观事实不可复原,刑辩核心在于通过孤独而严谨的案卷深耕——逐字剖析言证、比对书证矛盾,从证据瑕疵中提炼颠覆性辩点,构建经得起推敲的法律事实框架。律师当以“专业敬畏心”替代流量追逐,如此方能推动个人、律所与行业的良性发展。


交流探讨:参会律师们围绕刑事辩护的核心技艺展开多维度碰撞。大家聚焦“精细化阅卷的关键突破口”、“构建可信证据链的逻辑推演方法”等实务痛点深入交流,讨论以典型个案为支点,串联起了刑事辩护艺术的共性底层逻辑。


案例交流会为专委会同仁及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与实务指引,有效促进了辩护技能的精进与经验传承。未来,万商天勤刑事风险防范和辩护专委会将持续深耕专业,不断提炼、推广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刑辩经验与方法论,为有效防范刑事风险、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贡献力量。

文章分享
相关文章推荐